干邑需經長時間的桶內貯藏,以養成有其獨特的酒品。這樣通過桶內緩慢的氧化,原有的粗澀苦味便會消減,并使酒質更香醇渾熟。這過程稱藏釀(Maturation)。
一些釀酒商喜歡把從蒸餾廠出來的飽和濃度的白蘭地即行貯藏,以取得最高的蒸成率。法國財政部允許3%的損降率(美稱為“天使抽傭”)。舊日的干邑會在白蘭地一直藏釀到自然濃度(即自然降到合適的度數)時入瓶,但現在很多人都是在蒸餾完后馬上加入一些蒸餾水或干邑和水的混合物以降低濃度。后者常是分階段加入,避免度數降得太快。
貯藏干邑酒的藏酒庫[由于它在地面上建筑物內,故常誤稱為藏酒閣(cellar)],對干邑很有影響。它們都靠近夏朗德河,比較潮濕。干燥的藏酒庫會予白蘭地較粗澀的口味。有經驗的藏釀師會監察酒的釀成程度,不時把酒桶從這個建筑搬到另一個建筑去,有時放到地面層以保持濕潤,有時搬到樓上讓它干燥點。通過這樣的貯藏法釀成其最香最醇的酒質
木材的選擇,在其樹齡和品種方面都是決定性的。只有克蘇羅_布(QuercHs Robur)和克蘇柏特拉耶(Quercus Petraea)的橡樹類可以用。傳統上這是指利穆贊(Limousin)和特朗賽(Tron~ais)的橡}對,使用其樹干部分(通常有80~100年之久)劈出來(不能鋸)的飯。利穆贊長在干邑東部的利摩日(Limoges),較之特朗賽多點丹寧味而少點木質素(一種有帶香草味的硬化物質)。后者生長于法國中部森林,紋理較密而丹寧味揮發得較快,所以一般它用于要較早賣出的干邑。
多數酒桶載酒92.5加侖,但要用更大的缸來作酒的混調。木板要露天存放幾年,才能用來制酒桶。有少許干邑釀酒廠有自己的制桶工場,而雷諾.比事奇(Renault Bisquit,即“威來百事吉”的一家最為突出。軒尼詩的博物館和給來客看的影視,可讓你一睹制桶的高超工藝。
是否給那些年份短的白蘭地或其一部分使用新的木材,主要取決于釀酒廠的類型。在藏釀中,白蘭地會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法國人稱之為“培養”。新的無色酒液帶一股葡萄花盛放時的芳香,具有原產區的特別氣味。有的酒廠【如符拉頻(Frapin)】覺得采用新木很重要,而另一些[如德拉曼(Delamain,即得萬利)]則拒絕使用。
為了取得一致性,干邑酒要加入三種附加物。橡木刨花浸劑,可以縮短釀熟期并補償大缸中貯藏的干邑的木質香;焦糖,目的是調顏色;還有糖漿,每1夸脫用1/4盎士可以緩和混合酒。
顯然,他們有一個木桶貯藏的上限時問,以避免過分木味化。經7年藏酒的酒桶,稱為褐桶(Barrique rousse),可以用來貯藏更陳的酒。貯藏15至20年間,干邑酒變得更渾成和豐腴,但和干酪不同,這時稱為熟釀(Rancio)。酒容量和酒精濃度稍為少了一點,但更為醇和,更為芬芳。少量的糖質(要從木材纖維素提煉)可以提高其品質。
40至50年是貯藏的最高年期,德拉曼(得萬利)公司的老板,阿蘭.布羅斯塔德一德拉曼(Alain Braastad—Delamain)說“藏釀超過60年,白蘭地再難從酒桶得益了,而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使酒變質”。到這一時期,必須把酒轉到大玻璃瓶或壇子。
最老的干邑放在暗的藏酒閣里,和其他藏酒隔離。這些藏酒稱作“樓上樓”(Paradis)。******藏酒規格應是干邑城堡(Chateau de Cognac)——有時叫伏爾瓦城堡(Chateau des Valois),1494年國土弗朗索瓦一世正是在這里出生的。奧達在這里的藏酒,最早的可到1820年葡萄年份(現存三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