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與第二屆世界飲品大會同期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果酒科技峰會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教授、院長房玉林表示:“據我了解,全國200多家食品學院都沒有開設專門的果酒課程,人才培養體系跟不上產業發展步伐。”
我國果酒產業發展緩慢,技術領域到底存在什么問題?房玉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除了果酒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培養體系不完善以外,果酒釀造工藝、生產裝備針對性不強,創新少,中國果酒申請的發明專利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與葡萄酒和白酒相比,都相對較少。
目前,果酒生產工藝和生產裝備主要借鑒葡萄酒,缺乏專門性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果酒的質量受到原輔材料、生產裝備、生產技術、市場流動的影響,往往導致果酒質量不穩定。香氣、質量和口感往往不協調,一瓶酒聞起來可能果香不錯,但是品嘗起來卻口感粗劣,這方面需要業內人士進行把關。”房玉林說。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缺乏全國統一果酒生產標準。房玉林認為:“還未形成統一的果酒生產、工藝標準,很多概念也沒有統一起來,果酒的分析檢測方法還不健全,制定標準基本是沿用葡萄酒的標準。”
在這方面,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地方處處長楊經學非常有感觸。“我國果酒產業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大家都在獨自摸索,缺少交流經驗的平臺。”楊經學說,果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在組織起草通用技術標準,這或將改善現狀,聯盟的成立初衷就是為了搭建平臺,規范果酒市場認知和生產標準。
“果酒感官質量評價體系也比較缺乏。果酒品類眾多,如蘋果酒、梅子酒、櫻桃酒、草莓酒等,不同的果酒應該有相應的感官質量評價標準。”房玉林說。
如何加強中國果酒產業技術進步?“推動果酒行業進步和創新發展是實現果酒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果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首席專家李華說道,在現有的情況下,培養人才可用繼續教育的方式開展,面向現有的從業者和葡萄酒專業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果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劉曉芹表示,在果酒人才培養方面,將通過聯盟平臺聯合相關院校成員單位推出果酒特色課程、出版培訓教材、建設果酒教研和人才實習基地、啟動企業與院校間人才定向培養計劃。
房玉林最后提了五點建議:深入挖掘我國果酒的歷史與文化;抓住國際果酒未來發展趨勢,鼓勵果酒向低度化釀造酒、營養化健康酒、自然化有機酒、特色化地產酒、大眾化時尚酒五個方向發展;認真研究國人對果酒的消費喜好規律,有研究資料表明,中國人最喜好的前五位果酒感官質量分別是回味長久、柔和、酸甜適中、酒香濃郁、偏甜等因素;加強果酒生產技術集成與創新;加強風土對果酒產業的研究和借鑒。
最新資訊 News
聯系我們 Contact
聯系電話:0754-88485995
聯系郵箱:2805313766@qq.com
聯系傳真:0754-88485995
公司網址:http://www.www.arcomprinting.com
總部地址:汕頭市黃河路19號智匯時代雅園4幢1012
國內資訊 做長"酒"生意 服務熱線:13536898098 我們恭迎您的來電!
想讓果酒飄香 人才短板需補上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時間:2018/11/14 9:15:45
▲本文及插圖來源于《科技日報》,歡迎留下寶貴意見或有什么異議請與《科技日報》聯系、電話: ,謝謝! |
![]() |
文章地址:http://www.arcomprinting.com/Show/?Cid=929
下一篇:酒類消費出現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