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19日,備受爭議的德國葡萄酒收藏家哈代·羅登斯托克(Hardy Rodenstock)于德國巴伐利亞因病去世,這位與“杰斐遜瓶拉菲”牽扯不清的“造假者”,終年76歲。
如果你看過葡萄酒電影《億萬富翁的醋味酒》(The Billionaire’s Vinegar),應該對這個史上******紅酒騙局有所了解。電影故事藍本的主人公,就是哈代·羅登斯托克。
哈代·羅登斯托克是著名的葡萄酒收藏家、美食家和酒商,尤其對老酒珍稀酒情有獨鐘。在上世紀80年代,哈代以總能弄到一些極為珍稀酒款,并舉辦超豪華品酒會而聞名業界。最著名的要算1998年8月30日至9月5日在慕尼黑舉行的連續一周滴金酒莊125個年份酒(1784年-1991年)垂直品鑒會。
在此之前的1985年,羅登斯托克通過倫敦佳士得拍賣了一瓶曾為美國前總統托馬斯·杰斐遜所有的1787年拉菲,并拍出15.6萬美元的高價,成為當時最貴的一瓶葡萄酒。據說,這種杰斐遜藏酒,羅登斯托克手上有十幾支。此后的幾年,羅登斯托克繼續賣出多瓶杰斐遜藏酒,包括1784與1787兩個年份的拉菲和木桐。
然而,羅登斯托克總能找到一些年代久遠又十分珍貴的葡萄酒,卻不肯公布發現酒的地窖地點引起顧主懷疑,最終發現,羅登斯托克擁有的一批所謂的“杰斐遜藏酒”上“Th.J”的簽名其實是用牙科鉆頭刻上去的,而在杰斐遜駐法的1785-1789年間,這種鉆頭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甚至,杰斐遜總統的簽名并不是酒瓶上的“Th.J”,而是“Th:J”;經過化學測試,發現瓶中的葡萄酒產于1962年;并且在羅登斯托克的家里發現了許多空瓶子、空白紅酒標簽以及軟木塞。
隨著羅登斯托克的謊言一步步被揭穿,人們才發現哈代·羅登斯托克這個名字也假的,他的原名是Meinhard Goerke。
神奇的是,即使鐵證如山,直到最后,羅登斯托克都沒有被繩之以法,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當人們意識到被騙時已經過去了20年。2007年,羅登斯托克才被美國億萬富豪葡萄酒收藏家及葡萄酒打假名人比爾·科赫(Bill Koch)告上法庭,對于這場交易提出質疑的訴訟時效早就過了。隨著羅登斯托克去世,執著的科赫可能永遠也等不到他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