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藤無疑是酒農最寶貴的東西。酒莊里的設備壞了可以被修理或是替換,但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無法改變。而葡萄藤,是向人們展現風土和年份特色的重要渠道。葡萄藤宛如酒農的孩子,酒莊的未來都寄托在這些葡萄藤身上。酒農會碰到許多徹夜難眠的挑戰,但在這眾多難題當中,有一種讓酒農感到深深的恐懼:它不僅難以治療,甚至會影響到酒農未來的生計:那就是葡萄藤樹干疾病(grapevine trunk disease,GTD)。
在晚秋某個潮濕寒冷又陰暗的日子,我來到盧瓦河谷的奇恩山坡(Coteaux du Giennois)去拜訪Marc Thibault。Marc 帶著我來到他的酒莊Domaine de Villargeau的長相思葡萄園中。Marc的葡萄園一共有22公頃,其中的60%會出口到國外(Britain’s Wine Society和其他酒商都有進他的酒)。Marc釀出來的酒滋味濃郁并極具活力。如果你想嘗試盧瓦河谷中部的酒,Marc的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價格也十分公道。
由于這塊產地并不知名,這里的酒利潤空間并不高。環顧葡萄園一周,便不難看出葡萄藤樹干疾病給這里帶來的影響:部分染病的老藤被新葡萄藤替代,有的進行了重新嫁接,還有的葡萄藤被砍掉了染病的部分——每一株染病的葡萄藤需要的治療方法都不盡相同。
這里種植了超過110, 000株葡萄藤。由于葡萄藤樹干疾病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Marc已經做好了每年都會有葡萄藤需要治療的準備。如今,當地大部分長相思葡萄園恐怕都注定會受到感染,因此每年都會有葡萄藤被拔除或是進行重新嫁接,以防形勢進一步惡化。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GTD的分類
與根瘤蚜不同,葡萄藤樹干疾病最惱人的地方在于沒有固定的誘因,因此需要針對不同誘因來對癥下藥。葡萄藤樹干疾病是一個大家族,其中會給葡萄藤帶來災難性影響的為以下三種:
埃斯卡(Esca)真菌病害(埃斯卡自身又是一個由多種疾病結合的復雜病例)
座腔菌頂枯病(botryosphaeria dieback)
彎孢殼屬真菌病害(eutypa,又被稱為“死臂dead arm”)
真菌性病原(Fungal pathogens)是這三種疾病的原因。但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真菌性病原有84個品種,涉及到9個不同大病原家族。
有的葡萄品種抗病性低,像長相思和白詩南,盧瓦河谷產區也因此成了重災區。其他容易受到感染的葡萄品種還包括赤霞珠,干邑地區的白玉霓,歌海娜以及西拉/設拉子。盡管至今沒有一個品種能夠完全抵御這些疾病,但阿里高特(Aligoté),梅樂,賽美蓉以及西萬尼(Sylvaner)對彎孢殼屬(eutypa)的抗病性會強一些。
GTD的全球分布
在整個盧瓦河谷,只有不到80%的葡萄藤完全健康并具有生產力,7%的葡萄藤遭到了埃斯卡(Esca)或彎孢殼屬真菌(eutypa)的侵襲。在過去的四年里,盧瓦河谷受感染的葡萄藤數量在逐年上升。整個法國有13%的葡萄園完全失去了生產力。葡萄藤樹干疾病讓整個法國每年蒙受超過10億歐元的損失。
葡萄藤疾病的發生并不僅限于法國。在西班牙,10%的葡萄藤感染了樹干疾病。意大利的感染比例更高,尤其是意大利南部的老藤。
根據Mark Sosnowski和同事于2016年發表的報告顯示,如今葡萄藤樹干疾病也威脅著整個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種植在較為溫暖的新南威爾士和西澳的葡萄藤容易遭受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感染,其他地區的葡萄則容易受到彎孢殼屬真菌(eutypa)的侵襲。
長相思是新西蘭的主力葡萄品種,赤霞珠也有小范圍的種植,這意味著新西蘭對葡萄藤樹干疾病毫無抵抗能力。許多葡萄園的葡萄藤由于還很年輕,尚未出現感染癥狀。但2014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在霍克灣以及馬爾堡,有9%的葡萄藤已經染上了“死臂”。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也無法幸免,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根據葡萄藤的年齡不同,感染率在3-30%。
總的來說,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OIV)預測,全球有將近20%的葡萄藤已經感染了葡萄藤樹干疾病。
下一個“根瘤蚜級災害”?
由于疾病的潛伏期長,早期癥狀也并不明顯,感染數據可能會逐漸上升。許多酒農開始質疑從葡萄苗圃購買回來的葡萄藤質量。包括Louis-Benjamin Dagueneau在內的眾多酒農表示: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苗圃里的葡萄藤可能都受到了感染。隨著悲觀情緒的蔓延,Dagueneau擔憂地表示:“這就是下一個‘根瘤蚜’”。
至今,人們并沒有找到合適的化學治療藥物。盡管使用砷酸鈉的治療效果明顯,但從2003年開始,砷酸鈉被歐洲政府禁用。另外兩種用來保護傷口的藥物——廣譜殺菌劑苯菌靈(benomyl)和多菌靈(carbendazim)也被禁用。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嘗試不同的有機和非有機的治療方法,其中使用真菌紫杉木霉(trichoderma fungus)的生物性治療方法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效果。
但從現今來看,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購買完全健康的葡萄藤。法國苗圃聯盟(FédérationFran?aise de la PépinièreViticole)聯合了眾多苗圃品牌一同確保出售葡萄藤的質量:出售的葡萄藤沒有任何疾病的感染;嚴密監控母藤的狀態以及對出售后的葡萄藤走向進行檢測。但聯盟主席David Amblevert向我透露,已經有報告表示葡萄藤樹干疾病的產生更多誘發于葡萄園,而非來自于葡萄藤幼苗。
現有防治手段
在葡萄園,治療方法極為費時費力。當葡萄藤開始出現病狀時,人們一般有四種解決辦法:
1)拔除整株葡萄藤
2)砍掉受感染的葡萄藤,進行重新嫁接
3)將受感染的葡萄藤樹干全部砍掉,然后在徒長枝(watershoot)上重新種植新的枝條作為未來的樹干
4)修復性手術:用迷你機器鋸將受感染的部分全部鋸掉。這些被移除的受感染枝條需要全部燒毀。
來自普伊-芙美(Pouilly-Fumé)產區Ch de Tracy酒莊的Juliette d’Assay表示,盡管將葡萄藤拔出并進行重新種植的費用(每棵2.8歐-3歐元)要比進行重新嫁接(每棵3.8歐-4歐元)來的低,但重新嫁接意味著可以保留老藤,并且嫁接后的葡萄藤只需要三年便能恢復到原來的產量(重新種植則需要六到七年的時間)。因此Juliette選擇了第二種方法,從2010年開始,每年會有2000株染病的葡萄被重新嫁接,成功率達在80%左右。
最近的霜凍讓問題變的更為嚴峻,Juliette一家今年決定對3000株葡萄藤進行重新嫁接,并對另外1000株葡萄藤進行感染部分的切除(切除法對早期感染的葡萄藤十分有效)。這些費用加起來一年就需要1.5萬歐元。
如果OIV預測準確,全球有20%的葡萄藤以及受到感染,那么這將是一筆極為龐大的治療開銷。這會讓那些經濟情況不太樂觀的酒農面臨破產的危機。
正確的剪枝方法也是關鍵。有的研究表示,每年春天稍晚一點剪枝可以更好預防病原菌擴散,但也有研究建議,每年早點進行剪枝或者進行雙次剪枝(先用機器,再進行人手修剪)效果會更好。
剪枝要盡可能避免在陰天或是刮風的日子進行。剪枝結束后也需要對傷口進行保護:先抹上殺菌劑,再涂上填補劑/糊劑/油漆。這種治療方法費時費力且高成本,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日益流行的機器剪枝也讓葡萄藤更容易遭受到疾病的感染。
如今,許多專家開始表示:“更為簡單,低成本以及安全控制葡萄藤疾病的方法意味著我們需要培育出能夠抗病性高的品系以及砧木。”
然而,這方面的研究進展十分緩慢,一部分原因是誘發葡萄藤疾病的病菌多種多樣,另一部分在于葡萄藤的培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此外還有文化偏見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人對轉基因依舊持負面看法——盡管這些抗病性高的葡萄藤是由傳統的雜交方法培育出來,而非使用的轉基因工程技術。在在法國法國葡萄與葡萄酒學院(Institut Fran?ais de la Vigne et du Vin)工作的研究員Lo?c Le Cunff向我表示,盡管現在手頭上有多個項目都在進行,但沒有一個項目完成了分析階段。
如今,葡萄酒產業依舊面臨著困境。盡管并非所有人將葡萄藤樹干疾病看做下一個“根瘤蚜”,畢竟葡萄藤疾病還沒有帶來災難性的影響。但在我們還沒有找到針對葡萄藤樹干疾病簡潔有效的治療方法前,我們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因為更糟糕的可能在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