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澳兩國近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后,中國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關稅得以進一步降低。為此,2017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對中國大陸市場出口額激增63%,達到8.48億澳元,這一數額甚至高于美國和英國兩國的總和。對華出口量的快速增長使澳大利亞占據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第二位,排名緊隨法國之后。吸引了行業眾多關注目光之后,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中國區總裁盧大衛(David Lucas)先生在接受微釀采訪時說:“在我看來,中國一些葡萄酒區域市場感覺像‘狂野西部’,未來面臨著眾多機遇與挑戰。但整體來看,預計到2020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量不排除繼續實現25%增長的可能?!?/span>
微釀:據了解,澳大利亞是2018年Vinexpo香港酒展的主賓國,并將擁有亞洲展覽會中有史以來規模******的展館,屆時將有35個產區的140家葡萄酒品牌亮相。與2016年Vinexpo香港酒展相比,其展臺的展示面積更將增長五倍。祝賀您!對此,您******的感受是什么?
David Lucas:非常榮幸。中國是我們******的、發展最快的出口市場,每一次亮相對于我們而言是彰顯澳大利亞葡萄酒卓越品質和多樣性的絕佳良機,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加強澳大利亞的市場地位。
微釀:您作為新任中國區總裁,對中國葡萄酒市場有什么看法?
David Lucas:首先我想說,中國葡萄酒市場是一片廣袤的土地既神秘又充滿魅力——一些城市葡萄酒消費意識早已覺醒,而更多的則感覺有點像“狂野西部”,等待著大家去挖掘,這正是我們要去突破的意義。
微釀:在您看來,要征服這些“狂野西部”市場,什么是有力的“武器”?什么又是擺在面前的挑戰?
David Lucas:首先,澳洲酒的優勢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風格多樣性、嚴格的食品管制、無污染的環境以及創新性。其次,除了產品優勢,澳大利亞葡萄酒局官方的大力推廣和支持政策帶動了交流頻繁,當然,中澳兩國之間的留學,移民,文化交流,地緣鄰近等因素也必不可少。最后很重要的一點是,高知名度、高品牌性產品的拉動和助推是很重要一環。以Penfolds奔富為例,這些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者對于澳洲酒的認知。因此,“狂野西部”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包容性,所以未來三到五年,澳洲還是中國進口葡萄酒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準備去迎接市場帶來的挑戰:
1.知識產權保護??赡?9.9%的中國消費者并不知道Margret River或McLaren Vale在哪里。同樣的,消費者同樣不會注意到一個正宗Penfolds標志與一個字母稍微偏離位置或顏色被調整的山寨品酒標之間的區別。關于消費者意識的挑戰還有很多年才能實現,所以我們在這方面還要繼續下足功夫。
2.中西方社交媒體戰略和品牌意識的“脫節”,以及實現中國電子商務的實體葡萄酒銷售等問題,目前逐漸擺在澳洲一些酒莊面前。我們注意到,社交媒體是推動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領域之一,盡管一些酒莊已經開始使用微信等社交平臺,但仍存在一個“巨大的脫節”。我們在悉尼有一個數字化團隊,他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如何與中國消費者聯系?必須采取微信戰略,因為行業組織和葡萄酒廠需要對話中國消費者。
?
微釀:接下來會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具體動作嗎?
David Lucas:是的,除了以主賓國的身份參與Vinexpo,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中國路演也將于今年6月開啟,目前已經進入緊張的籌備工作。我們將帶領上百家品牌,于2018年6月4日到11日期間到訪沈陽、濟南、武漢和上海這四座城市。我們將邀請更多業內人士來與酒莊對接,發現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高品質與多樣性,讓更多酒商能在其中尋求更多商業合作的機會。
?
今年的路演,除了全新的核心課程(Foundation)幫助大家全面、系統地了解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歷史、概況、風土和品種以外,我們還在每個城市都設立了不同主題的大師班,邀請了來自中澳兩國著名的葡萄酒講師,釀酒師和評論家分別主講七堂別具風格的葡萄酒大師班。例如:寶麗絲產區(Pyrenes)和奧蘭治產區(Orange)葡萄酒的專題探討,東西海岸線的赤霞珠縱覽,澳大利亞第一家族酒莊聯盟(Australia’s First Families of Wine,簡稱AFFW)悠久歷史和頂尖設拉子的展現,以及超豪華澳大利亞葡萄酒全明星(Australian All Star)大賞。來自國內的主講人包括首位華人侍酒師大師呂楊、業內知名釀酒師李德美、知名講師梅康妮(Corinne Mui)和陳翔宇(Sam Che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