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的轉變
讓消費更加趨于成熟
洛陽的酒水消費在河南僅次于省會鄭州,每年全市酒水消費可達數十億,白酒、果酒、葡萄酒、黃酒以及國外的烈酒,在洛陽都能找到自己的消費者。
據在洛陽從事酒水行業20多年的覃先生介紹,早年在洛陽葡萄酒消費曾經出現過“魚龍混雜”的現象,那時候消費者對葡萄酒還沒有足夠的認識,葡萄酒知識嚴重缺失,單純依賴國外品牌,造成了盲目消費。導致很長時間內,不管是國外葡萄酒品牌還是國內品牌,短時間內都難以有大的銷量。
近年來,隨著葡萄酒知識的普及和消費者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葡萄酒消費量逐年提高,呈現出品質化、理性化和個性化的消費趨勢。隨著眾多品牌葡萄酒進入洛陽市場搶占優質渠道資源,品質好的品牌銷量逐年遞增,甚至還能出現井噴現象。
今年元旦期間,《華夏酒報》記者在洛陽華潤萬家、大張、丹尼斯、永輝等商超走訪時發現,消費者選購葡萄酒時選擇較多的是幾個當地比較認可的品牌,來自法國、澳大利亞、智利、西班牙等產區的國外品牌形成了陳列矩陣,國內張裕、長城、王朝等品牌和新疆、甘肅、云南等產區的產品以及河南黃河故道產區的品牌占據著葡萄酒銷售架的重要位置。
在華潤萬家澗西區店,前來選購葡萄酒的林先生表示,他選購了4箱葡萄酒,其中有法國的葡萄酒,價格在每瓶400元左右,國內品牌選擇的是張裕,每瓶價格在300元左右,準備在元旦和春節期間飲用。
“早年飲酒主要是以白酒為主,葡萄酒很少飲用,近年來隨著生意的轉型,身邊的朋友選擇葡萄酒的越來越多,漸漸地喜歡上了葡萄酒,飲用白酒的習慣短時間戒不了,還在喝。但是,相比之前的生意來往、商務接待等場合,葡萄酒的使用率是在不斷地增長。”林先生說。
個性化場景化消費
逐漸成為主流
近年來,隨著洛陽市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觀念也得到了提升,葡萄酒消費市場逐漸呈現出個性化和場景化消費。據洛陽市酒類流通監測統計與管理系統數據顯示,僅2018年7月份,4家監測樣本企業銷售總量為69.15千升,環比增長10.23%,同比增長142.59%。7月份實現總銷售額3501.15萬元,環比下降5.26%,同比增長249.52%。其中,葡萄酒銷售11.04千升,環比增長210.93%,同比增長492.69%;銷售額92.10萬元,環比增長55.75%,同比增長232.97%。
隨著80、90以及95、00后酒類消費新生代的逐漸成熟和長大,新興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讓他們更多地去關注時尚的葡萄酒、雞尾酒和果露酒,這是洛陽葡萄酒消費升級的一個主要因素。
洛陽不光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還是一個旅游產業相對豐富和發達的城市,每年一度的洛陽牡丹文化節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涌入洛陽和旅游周邊的縣區和鄉村,加上各種商務活動頻繁,場景化消費成為旅游、商務的主要消費渠道和陣地。
記者在洛陽市欒川縣、嵩縣、伊川等地走訪時發現,葡萄酒消費在縣級市場也呈現出上升趨勢,豐富的旅游資源帶動了消費的升級,縣城以及鄉村的婚慶消費市場成為葡萄酒消費的主力軍,隨著消費觀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的消費價格從往年的30元左右上升到100元左右。
欒川縣從事婚慶多年的趙先生告訴記者,欒川縣的葡萄酒消費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城市到鄉村,經歷了一個從知識匱乏到葡萄酒知識普及的認知過程。早在10多年前,鄉村婚慶使用的葡萄酒大多數價格在20元以內,銷量遠遠不及白酒。如今,葡萄酒消費量在不斷上升,品牌和品質成了消費者的******,國產葡萄酒的銷量大于國外的品牌,價格在80~100元的居多。